设计模式之门面模式/外观模式
门面模式也叫外观模式
# 基本概念
提供一个统一的接口去访问多个子系统的多个不同的接口,它为子系统中的一组接口提供一个统一的高层接口。使用子系统更容易使用。
本质:就是化零为整;引入一个中介类,把各个分散的功能组合成一个整体,相当于聚合各个类的各个接口,客户端要访问或者调用,只需要看门面接口就行了;
这两年流行微服务,即化整为零,把一个大服务拆分成一个个零部件; 而门面模式则是反其道,是化零为整;
# 目的
为了用户使用方便,把过度拆分的分散功能,组合成一个整体,对外提供一个统一的接口
# 实现方案
本质:引入一个第三方中介类,这个类集合了多个零部件类的功能,实际功能则委托给这些零部件对象,这个类只是做为对外的统一接口,只是一个马甲;
引入中介对象 有许多细粒度的小对象 中介对象暴露了这些小对象的功能; 中介对象实际功能委托给这些小对象 中介对象提供给外部使用(对外隐藏那些小对象)
# 编程实现
class ModuleA {
/**
* 提供给子系统外部使用的方法
*/
public void a1(){};
/**
* 子系统内部模块之间相互调用时使用的方法
*/
private void a2(){};
private void a3(){};
}
class ModuleB {
/**
* 提供给子系统外部使用的方法
*/
public void b1(){};
/**
* 子系统内部模块之间相互调用时使用的方法
*/
private void b2(){};
private void b3(){};
}
class ModuleFacade {
ModuleA a = new ModuleA();
ModuleB b = new ModuleB();
/**
* 下面这些是A、B模块对子系统外部提供的方法
*/
public void a1(){
a.a1();
}
public void b1(){
b.b1();
}
}
// 客户端调用,只需要看门面即可,与具体模块解耦合
class Client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Facade facade = new Facade();
facade.a1();
facade.a2();
}
}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44
45
46
# 门面模式的优点
松散耦合: 门面模式松散了客户端与子系统的耦合关系,让子系统内部的模块能更容易扩展和维护。
简单易用: 门面模式让子系统更加易用,客户端不再需要了解子系统内部的实现,也不需要跟众多子系统内部的模块进行交互,只需要跟门面类交互就可以了。
更好的划分访问层次: 通过合理使用Facade,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划分访问的层次。有些方法是对系统外的,有些方法是系统内部使用的。把需要暴露给外部的功能集中到门面中,这样既方便客户端使用,也很好地隐藏了内部的细节。
# 缺点
不规范的编程方式 没有面向抽象编程,而是通过增加中介层,转换服务提供方的服务接口;
# 应用场景
A:简化子系统复杂性时。 B:监控所有子系统时;通过门面控制了入口,可以统一监控; C:希望封装和隐藏子系统时; D:两历史系统进行改造并打通关系时;
# 注意事项
“与代理模式的区别” 在了解门面模式时,会发现它不仅与代理模式很像,与装饰器模式也很类似; 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区别呢?
相似点:
- 都引入了中介类(对象)
- 中介对象都引用并把功能委托给了原对象
- 都起到了”代理”功能
区别
- 代理侧重于对原对象的访问控制(当然也可以不是控制而是功能增强)
- 代理与原类实现相同的抽象(相同接口或直接继承原业)
- 代理只代理一个类
- 门面侧重于功能整合(多个小系统或小对象整合成一个功能丰富的大对象)
- 门面可以与子系统具有不同的抽象(具有不同的接口,可以对方法重新起名)
- 门面代理的是一系列类